1. 首页 > 健康小百科

孩子上吐下泻如何回事 孩子上吐下泻如何缓解

  孩子上吐下泻(呕吐伴腹泻)多由消化系统感染或功能紊乱引起,常见原因包括:

  1. 感染性因素(较常见)

  病毒性胃肠炎:如轮状病毒、诺如病毒感染,多发于秋冬季节,常急骤起病,先呕吐后腹泻,大便呈稀水样或蛋花汤样,可伴低热。诺如病毒传染性强,易在托幼机构传播。

  细菌性感染:如沙门氏菌、大肠杆菌感染,呕吐腹泻症状更剧烈,大便可能带黏液、脓血,伴高热、腹痛,需抗生素治疗。

  胃肠道外感染:如肺炎、尿路感染等,可能伴随胃肠功能紊乱,出现呕吐腹泻。

  2. 非感染性因素

  饮食不当:暴饮暴食、摄入生冷油腻或变质食物,导致胃肠消化负担过重,引发急性胃炎或消化不良,表现为呕吐、腹泻,常无发热。

  食物过敏或乳糖不耐受:对牛奶、鸡蛋等过敏,或体内缺乏乳糖酶,摄入乳制品后可能出现呕吐、腹泻,伴皮疹或腹胀。

  药物副作用:某些抗生素、补铁剂等可能刺激胃肠黏膜,引起恶心、腹泻。

  3. 需警惕的危险信号

  若出现以下情况,需立即就医:

  持续高热(体温≥39℃)、频繁呕吐无法进食;

  腹泻超过 48 小时未缓解,或大便带血、呈果酱样;

  精神萎靡、口唇干燥、尿量明显减少(提示脱水);

  伴有抽搐、腹痛剧烈拒按等。

  家庭护理建议:

  少量多次喂服口服补液盐(ORS),预防脱水(每腹泻 1 次后补充 50-100ml);

  暂时禁食油腻、高糖食物,以米汤、粥等清淡易消化饮食为主;

  注意手卫生和餐具消毒,避免交叉感染。

  多数呕吐腹泻由病毒感染引起,病程约 1-3 天可自愈。但需密切观察病情,若症状加重或持续不愈,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,避免延误细菌性感染或脱水的治疗。